病人最常有的疑問是:「我為什麼會得到這種怪病?是不是肝有問題?要不要抽血做個檢查?」蕁麻疹發生的原因很多,例如:食物、藥品、吸入抗原(如花粉、黴菌孢子)、注射物(如輸血、疫苗、胰島素等)慢性感染(蛀牙、香港腳、寄生蟲等)。有些人也可以因為一些物理性的因素,引起蕁麻疹。比如冰塊、冰水、壓力(如內衣較緊,或褲頭鬆緊帶的部位)物理性因素所引起的蕁麻疹,多為局部性的,有些人會在特定的時間產生蕁麻疹,如運動後流汗就開始發疹,這是因為乙醯膽素的分泌所造成的。甚至心理的因素,也可以造成發病的原因。在臨床上,就曾經遇到病人,每次進到髒臭的廁所,或每次見到討厭的人,就開始發疹的特殊病例。
就因為造成的原因林林總總,因此醫師很難告訴病人一個肯定的病因。通常還是靠病人回想每次發疹前的特殊狀況來發現的。蕁麻疹外觀看起來雖然很嚇人,但多和內臟功能異常不相關,可以不需要馬上抽血檢查。即使都找不到病因也毋需緊張,因為統計資料顯示,約有15%至20%的病人是屬於這種「莫名其妙型」的,尤其是慢性蕁麻疹,通常是找不到真正發病原因的。
很多病人也很關心治療多久才會痊癒。一般而言,急性蕁麻疹約數日到一、兩週就會痊癒,但是它的病程中,即使是在服藥的狀態下,仍然會發作個幾次,只是發作的次數及發作期會慢慢減少。很多病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或是醫師疏於解釋,總是一看到它又來勢洶洶地全身發作起來,就三天兩頭的跑急診,事實上是不需要的。若發作病程超過六週,就進入慢性期了。慢性期的特性是疹子有特定的發作時間,通常是在深夜或清晨快起床前,慢性蕁麻疹若能規則服藥控制,約50%的病人在六個月到一年間可治癒。但小部份病人則可持續發病達十年以上。
「醫師,我一直吃藥,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蕁麻疹的治療,首先要將病因找出,並盡量避免之。在藥物方面則以抗組織胺為首選,一般而言,抗組織胺是一種很安全的藥物,最大的缺點是會引起病人嗜睡的副作用,但此缺點已經由新的長效型抗組織胺藥物的研發而改進了。另外服用時也有少數病人會有口乾、視線模糊、或有解尿困難的情形。所以有前列腺腫大、或青光眼的病人,服用此藥要特別小心。很多病人會要求醫師打針,打針雖然療效較快,但只能維持三至四小時的藥效,事實上不如規則的服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的療效好。
總之,蕁麻疹是個「來如春夢不多時,去時朝雲無覓處」的淘氣鬼。得到蕁麻疹不用擔心是不是有嚴重的內臟疾病,在病程中也不需在每次病發都到急診處去拜訪醫師,只要規則的服藥,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能很快痊癒的。即便進入慢性期,也仍然可藉長期規則服用安全性極高的抗組織胺藥物來使病情獲得緩解。